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概况>>学科建设规划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点十四五规划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系我校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所属的二级学科博士点。自2011年获得批准后,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为提高学科教学、科研水平,学科点进一步加强管理,结合学科特点,继承和发展了原有的研究方向,开发了新的研究方向,经过充分整合,已重新形成了3个符合学科特点又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干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

通过诱导耐受或/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对自身免疫病,包括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1型糖尿病(T1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和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等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重组蛋白(BTN家族分子)对自身免疫病的防治作用

目前,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BTN家族的BTN2A2分子,基于BTN2A2的靶向负性调节T细胞的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将BTN2A2靶向用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自身免疫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相关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因此,为了进一步阐明BTN2A2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能否发挥T细胞靶向抑制功能,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本方向拟通过克隆和表达mBTN2A2hBTN2A2基因胞外区,纯化获得mBTN2A2-FchBTN2A2-Fc融合蛋白,用于自身免疫病1型糖尿病和胶原诱导的关节炎等小鼠模型的治疗,明确其是否存在治疗作用,是否可作为抗自身免疫病的靶向药物筛选,并探讨相关治疗机制,为BTN2A2及其BTN家族蛋白的自身免疫病临床治疗研究及药物研发奠定基础,为该重组蛋白的临床转化研究做准备,有较大的应用开发价值,并带动自身免疫病临床治疗研究的发展,为我省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2)自身免疫病的干细胞治疗及其机制研究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引起的自身组织受损所致。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经过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T细胞被清除,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表达自身免疫特异性抗原的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TEPs,在胸腺内分化为TECs,可以重构胸腺结构,促进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诱导自身耐受,达到防治自身免疫病的作用。本研究方向以EAET1DcGVHDCIA等自身免疫病模型为靶点,通过胸腺内移植ESC-TEPs,重建胸腺结构,诱导自身耐受达到防治自身免疫病的目的,并同时探讨可能的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机制。

3MSCs防治自身免疫病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MSCs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多种免疫抑制介质进行多靶位、多途径的免疫调节、控制炎症反应,其易获得和低免疫原性也大大拓宽了应用价值。研究表明MSCs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L-6IL-7IL-10M-CSFSCFHGF等,通过对ThTregsDCs等免疫活性细胞的调节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方向拟通过MSCs移植,以自身免疫病,如:EAET1DcGVHDCIA等模型为靶点,研究MSCs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对该类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免疫调节机制,可为自身免疫病干细胞治疗产品的标准化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2.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再生修复的研究

采用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病理学观察、生化检测、免疫组化、real-time PCR、蛋白组学研究、流式细胞仪等先进的研究方法探讨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中胰岛β细胞再生修复的机制,进一步深入探索糖尿病、肝纤维化等代谢性疾病时细胞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尤其对疾病状态下干细胞分化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深入追踪,以期阐明其具体分化机制,为细胞损伤后的再生提供新思路。

3. 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防治成瘾物质的滥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和社会学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对阿片成瘾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戒除手段。成瘾性药物可诱使奖赏通路以及与认知行为相关的神经环路出现持续性功能改变,本团队长期致力于药物成瘾的机制研究,运用多学科途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应用转基因小鼠,构建相关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运用光遗传学、多通道、神经环路示踪等研究手段,从自噬、神经免疫等方面研究神经环路上相应神经元、阿片受体、信号通路的改变,深入地探讨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理解阿片类毒品依赖性形成及复吸机制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

目前,本方向研究内容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其中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有两项。团队成员勤奋努力,潜心专研;团队中有3名高级职称(博士学历)、两名中级职称(一名在读博士即将毕业,一名硕士)教师,均具有较坚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经验,职称、年龄层次搭配合理。

 今后五年内,我博士点将对现有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强建设,拓宽科研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完善现有3个研究方向,使每一研究方向有学术带头人1人,青年教师3-4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进而构建良好的学科梯队,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业务过硬、职业道德高尚、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是当前,也是今后长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学科点现已发展为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助教1人,教辅人员1人,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2人,占教师总数的46%,已形成了一支实力很强的学术梯队。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有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已培养了多4届博士研究生和二十余届硕士研究生,有丰富的培养研究生经验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对此,在今后的五年中,我点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梯队的培养,主要措施有:

1.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和政治素质。

2.在目前已有的基本条件下,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形成更加合理的人才梯队,培养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专家教授3-4名,各自具有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及独特的研究内容。

3.在现有编制下,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力争在5年内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70%以上。

4.每年以访问学者等形式派出1-2名青年教师出去进修学习(包括专业进修与其它进修),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学术交流。

5.每年定期开展学术活动1-2次,邀请校内外专家专题主讲,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另一方面也可在本学科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6.加强教师英语水平培训,每年拟派出青年教师到国内专业外语院校进修学习。本着自愿参与原则,可在本教研室内部开展英语交流,从而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英语表达水平,达到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双丰收。

7.积极加以引进外来的学术专长人才。

四、科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

1.5年,学科点共申请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贵州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省部级各类项目合计30项,获批资助资金合计731.5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相关论文16篇,总影响因子达44.939。在今后的五年中,本学科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科研创新工作的发展。

1)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增加科研经费,在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力争每年申报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3-5项。力争导师人均经费达到10万元/年。

2)加强科研成果建设,鼓励教师对已完成的课题申报各级科研成果,努力争取获得国家级的各种科研奖项,对研究生硕士论文的成果均要求在国际期刊发表。每个课题组每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篇。

2.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积极主动申请省级各项平台建设基金,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在学院研究生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

2本着最大限度优化配置本学科拥有的所有仪器设备,做到物有所值,物有所用的原则,建立与完善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目标是使教研室每一位教师、每一位研究生,更好的利用实验室资源,将申请到的科研经费全部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3)大力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和改建目前已有的实验室,如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显微摄影及图像分析室,动物室升级和改造等。

4合理配置一定的大型仪器设备,如冰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硬质切片机等。

五、合作交流

近年来,学科点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Dr. Laijun Lai教授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在干细胞技术、自身免疫病及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长期给予本团队技术支持与交流合作,双方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于201711月已签署了合作协议。我校聘请Laijun Lai教授作为客座教授,联合或协助我校申请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等各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科点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拟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学科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团队已派出6位科研人员前往国外高校进行访学和博士后研究,但科研团队国际科技合作人才仍相对不足,积极争取国内和国外两个环境培养外语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专家人才,尤其是外语好、管理水平高、专业基础扎实的管理人才。激励和支持科技骨干和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通过国内政府渠道(如国家留学基金委)赴外方先进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利用省级科技机构自有资金,制定相应的培养机制,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骨干赴国外开展较长时间的研究工作或培训。

2.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合作基础,创新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通过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人员培训、定期学术论坛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建立国外专家库,提升学科点人才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探索面向国外专家学者、博士后以及各类合作研究人员的新工作机制,广泛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合作领域和方向,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六、社会服务

1.每年坚持开展组织学手绘大赛,不断激发了同学们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民众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2020215